×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 诗词鉴赏
主页 > 语文 > 高考语文 > 正文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 诗词鉴赏

时间:2020-03-09 阅读:

1. 野人送朱樱 --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昨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
 E.诗人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痛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2. 水调歌 --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①。
[注]①鼙(pí):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
 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
 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
 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
 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
 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
3. 别吴仲俊 -- [宋] 吴锡畴
背人春事①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
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棟花风。
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
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②老来同。
注①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②作恶:指忧郁不快。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景象入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B.颔联中“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
 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
 D.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同时最后一句中的“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
 E.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
编辑:勇敢者学业练习平台
上一篇: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 语言表达修辞手法
下一篇:高考复习专题 - 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