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便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有删改)
(1).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这种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梁启超先生早年极力________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便埋头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中。
(2)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________领导的作用。
(3)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________,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A. 鼓吹 启迪 秀气
B. 宣传 启迪 秀丽
C. 鼓吹 启示 秀丽
D. 宣传 启示 秀气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景仰 戊戌 启迪 风神潇洒
B.谦逊 叱咤 宣纸 公竞渡河
C.拭泪 苍茫 引证 起承转合
D.机缘 文采 沾襟 大汗淋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农场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养活将不断增加的人口的一场革命。
①在大都市许多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上的温室里种植农作物
②可以全年进行食品生产
③作物感染疾病的风险也更小
④而且不需要化石燃料驱动的机械把农产品从遥远的农场运送过来
⑤减少数量可观的淡水使用
⑥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室内的垂直农场中种植农作物
A. ①⑥②④⑤③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⑥①②⑤③④
D. ①⑥②③④⑤

编辑:勇敢者学业练习平台
上一篇: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 小狗包弟
下一篇: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