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甚至形成了稳定的固定利益集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赏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使我感受到了徐志摩对母校的深深惜别之情。
B.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 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 我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迅速培养一批人才。
3.下列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其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C.第二节描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绝望之情。
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其因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的道理,这种结构使其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中出现的“如果”“重到”“再看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期盼生命循环而不得的悲观意味。

编辑:勇敢者学业练习平台
上一篇: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下一篇: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