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为你准备练习题,请稍候...


      错 得 分  已完成
    
1/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A、B正确。人们可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和人的需要这两种尺度的统一改造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对生态的破坏,对长江流域实行全面禁捕就是一种对生态的保护和恢复。C错误。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到那时,人们才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D错误。

近年来,受各种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挽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2021年 1月1日,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10年的全面禁捕。11. 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开始了 “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_____





     
2/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D
解析: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A、D正确。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B错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C错误。

2018年9月16 0,台风“山竹”重创香港,沿海的杏花邨遭海水涌入,街道被淹没。积水退去后,满街全是泡沫塑料、饮料瓶。这些原本被人类丢在海边或海里的垃圾,被一场台风“还”给了人类。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_____





     
3/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A、B、C正确。经济基础的性质由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性质决定,D错误。

经济基础 _____





     
4/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D
解析:

语言不是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更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B错误。

以下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_____





     
5/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5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A、B、C正确。政党属于政治上层建筑,不属于观念上层建筑,D错误。

以下选项中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_____





     
6/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6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C错误。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即历史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A、B正确。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之 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D正确。

恩格斯说,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国家是 _____





     
7/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7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A正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B正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C错误。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D错误。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从哲学上讲,民法典的制定体现的原理是 _____





     
8/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8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A、B、C正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生产方式,D错误。

社会形态是 _____





     
9/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9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BC
解析:

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B正确。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也就是说,跨越的方向要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相一致;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C正确。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A、D错误(D错在“自发”)。

在欧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封建社会代之而兴起。在其影响下,欧洲一些原始部落跨过奴隶制阶段,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这说明 _____





     
10/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0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B正确。唯物史观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C错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历史规律不以任何个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A、D正确。

“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这样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威胁。人类社会该向何处去?归结起来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是答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是因为 _____





     
11/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1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社会不同于自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C错误。但是社会与自然又有相似性。社会的存在有其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同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是在社会发展是一个规律性过程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社会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A、B正确。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即自发力量)在起作用并实现出来。社会规律必须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即自觉力量)才能起作用并实现出来。D错误。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所谓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的“自然史的过程”,就是指 _____





     
12/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2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后胜利,必然要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某种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正确选项是 A、B、D。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_____





     
13/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3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A、B、D正确。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在它形成之后,又会在政治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反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但它的根源是经济。C错误。

阶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以下关于阶级的选项内容正确的有 _____





     
14/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4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
解析: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A正确。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C正确。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显然自在自然没有完全转变为人化自然。B错误。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错误。

有段时间,一款名叫“ZAO”的AI换脸技术软件在网上爆红,并且因为涉嫌侵犯用户隐私等问题引起大众关注。AI换脸是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假脸”,就是将目标人物各个角度的人脸照片一帧帧贴在被换对象的视频画面上,生成假脸视频。该技术曾经应用于电影《速度与激情7》还原因车祸意外去世的主演保罗?沃克的容貌。然而该技术也可能被应用于制造假新闻、盗用身份进行金融诈骗等。以上材料说明 _____





     
15/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5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BD
解析:

题干这句话表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的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B、D正确。A错误。自由是人追求的目标,不是人的本质,C也错误。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说,“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_____





     
16/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6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A、B、C正确,D错误。

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只有把人看作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现实的人是指 _____





     
17/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7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任何历史人物的岀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件的外貌或某些后果发生变化,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A、B、C正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虽然“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说“人人创造历史”。D错误。

历史主体的活动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历史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创造者。所以“人人创造历史”是不对的。

2019年9月29 H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18/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8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实际上是价值与其表现形式的矛盾,也就是说,C只涉及商品的价值方面,这显然不能完整地表达商品的含义,是错误的。商品是历史范畴,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D错误。A、B正确。

所谓商品是历史的,就是指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如原始社会初期,劳动生产力低下,连社会分工都没有,更不会有商品),也不是永远都有的(到共产主义社会,商品就不复存在了)。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是 _____





     
19/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19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错误。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之一,但不是唯一源泉。财富或者说使用价值的生产,除了劳动者外,还必须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错误。A、B正确。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可以相互比较。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由此可见 _____





     
20/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0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D
解析: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所以,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A、B、C正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性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D正确。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_____





     
21/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1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而不是使用价值。C错误。A、B、D正确。

以下正确反映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之间关系的有 _____





     
22/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2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A正确。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B正确。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C错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D错误。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23/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3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D
解析:抱歉,暂无解析。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 _____





     
24/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4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不管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就越多。不变的价值总量平均到增多的使用价值上,即每件商品上,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因此,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数量即使用价值量增力口,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正确答案是A、B。C、D错误。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_____





     
25/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5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
解析: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A、C正确,D错误。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都是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而规定的市场价格,二者之间不存在相抵的关系,B错误。

对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有这样一段描述:“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 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这说明,从较长时间来看 _____





     
26/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6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D
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A正确。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D正确。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以及在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会发生变化。C正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私有制商品经济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所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在我国,我们也要遵循价值规律)。B错误。

在市场上,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也经常变动。实际上,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价格运动背后有一个规律在起着支配的作用,这就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 _____





     
27/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7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D
解析:抱歉,暂无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_____





     
28/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8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BC
解析: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延期支付时执行的职能。因此,B、C两项为正确答案。A是执行价值尺度职能;D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注意是现购)。通俗地讲,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就是流通手段,二者分离(比如本题中B的延期支付)就是支付手段。

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_____





     
29/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29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A、B、C正确。这一矛盾存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并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D错误(但“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的说法是对的)。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_____





     
30/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0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BC
解析: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家支配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关系。B、C正确。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A错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取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形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D错误。

在谈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时,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是因为 _____





     
31/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1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D
解析:

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A正确。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价值增殖功能)。C错误。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的,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B错误。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属于历史范畴。D正确。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除了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以外,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的共同点有 _____





     
32/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2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CD
解析: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它的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有关,A错误。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再生产出来的,B错误。C、D正确。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以下关于劳动力商品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33/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3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D
解析: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A正确,B错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正确。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D正确。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变成了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似乎劳动的一切社会生产力并非劳动本身所有,而为资本所有,资本本身就具有一种能使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分析,阐明了资本的实质,揭露了资本拜物教产生的秘密。以下对资本认识正确的有 _____





     
34/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4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岀发去认识,D错误。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是 _____





     
35/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5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A、B正确。 C、D合起来,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即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过程的统一,与题意不符。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_____





     
36/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6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是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也不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而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指岀:“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C、D错误。A、B是正确答案。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_____





     
37/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7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D
解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A、D正确。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不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也不是由具体劳动新创造的,而是由抽象劳动新创造(生产)的,劳动力新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B、C错误。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_____





     
38/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8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A、B正确。流动资本中既有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也有部分生产资料(如原材料)。C、D错误。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从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角度划分的。固定资本是用于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是用于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既包括劳动力(可变资本)也包括劳动对象(不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马克思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阐明了资本的实质。以下选项中属于价值源泉的有 _____





     
39/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39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D
解析: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A、C、D正确。不变资本中不仅有固定资本,还有流动资本。B错误。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40/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0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BD
解析: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B、D正确。

马克思之所以把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称为不变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_____





     
41/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1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
解析: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A、B、C正确。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D显然错误。

个别资本家由于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是在销售商品时,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卖(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 _____





     
42/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2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C
解析: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A、C正确,B、D错误。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 _____





     
43/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3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D
解析: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参加产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A、D正确,B错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C错误。

资本有机构成的公式是c:v,即不变资本除以可变资本。自动化程度提高意味着人力的相对减少,即可变资本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相对减少,按照c:v的公式可知,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使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所谓的“无人工厂”。这意味着,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 _____





     
44/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4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D
解析: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与这四个因素都是同方向变化。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_____





     
45/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5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BCD
解析:抱歉,暂无解析。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46/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6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
解析:抱歉,暂无解析。

产业资本循环不断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_____





     
47/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7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D正确。剩余价值率是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它不会因为周转速度而发生变化,C错误。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A、B正确。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关于资本周转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48/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8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D
解析:抱歉,暂无解析。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 _____





     
49/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49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D
解析: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C错误。A、B、D正确。

关于资本主义工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_____





    
50/50多项选择 - 考研政治必刷题 
50 题答案与详解
答案:ABCD
解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A正确。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B正确。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C正确。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D正确。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许多部门所得到的利润量和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相等了,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的联系被割断了。由于不同生产部门投入等量资本都得到等量利润,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和投入的资本量有关,似乎资本是利润的源泉,从而使利润的本质和真实的源泉被进一步掩盖。

下列现象中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实质或程度的有 _____





未做   正确   错误   标记  点选练习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用户中心
  我的错题
  我的收藏
  我的记录
  登录学习
  更改信息
  退出登录
练习报告单
该练习共 题,你完成了 空,正确 空,错误 空,得分 分,准确率 %。
学习错题    重练错题

感谢支持,我会与你勇敢前行!

扫码支持
赞助多少你说了算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赞助

赞助将用于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用户体验。

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