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9分)
立 夏
①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②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标志性节气。
③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爬生长,以上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⑤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⑥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此时,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⑦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是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1.请简要概括立夏的物候景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农谚“立夏看夏”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列举周朝时帝王率文武百官“迎夏”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句中红色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B.校园广场的设计者自出心裁地以革命事件作为广场主题,这就使其比一般的广场更具历史文化意义。
C.喷泉旁边的那几棵柏树修剪得惟妙惟肖,连叶片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D.“官道”,南北通衢,东西广连,商贾游民,
络绎不绝,形成了独特的商旅文化。

编辑:勇敢者学业练习平台
上一篇: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下一篇: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