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主页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正文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时间:2020-11-08 阅读: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2分)
寻人启事
(1)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地笼罩着椅子,就像母爱,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2)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挣钱外,最大的偏好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3)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了现实:“妈,我走了,按你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4)读着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5)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女孩心里高兴。
(6)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7)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到家的温暖。
(8)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  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  ”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9)每天晚上,抱着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睡,已经成女孩离家后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10)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11)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心里念了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12)合同期总算满了,女孩风尘仆仆地赶回A市,近家情切,女孩的手颤动着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13)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母,速归。
1.第(6)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请分析一下女孩此时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孩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一下女孩的性格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文章的结尾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第(8)段中画线句“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中省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编辑:勇敢者学业练习平台
上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下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