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鼎立
主页 > 历史 > 初中历史 > 正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鼎立

时间:2021-02-14 阅读:

1.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东汉的曹操采取哪一措施也达到了相似的目的 ____
 A.把汉献帝接到许都
 B.招揽人才
 C.发动官渡之战
 D.实行屯田
2.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人物。下列事件中,曹操亲历的是 ____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建立魏国
3. 下面是某同学从《三国演义》中选取的四个章节,其中与赤壁之战无关的是 ____
 A.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B.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C.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D.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4. 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____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程,下列关于三国形成排序正确的是 ____
  ① 刘备—蜀—成都 ② 曹丕—魏—洛阳 ③ 孙权—吴—建业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6. 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 ____
 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
 C.袁绍军
 D.秦军主力    
编辑:勇敢者学业练习平台
上一篇:第十七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下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